汽油泵是汽车发动机燃油供应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,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油箱内的汽油通过导油管提供给发动机燃烧,它的好坏关系到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。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,车用汽油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型:
机械式正压供油泵
机械式正压供油泵通过曲轴带动活塞移动,来实现对汽油的正压供应。这种泵的优点是结构简单,使用可靠,成本低。但由于它靠曲轴带动,所以与发动机转速相关,且泵体有一定尺寸,安装位置有限制。
电动式正压供油泵
电动式正压供油泵则是通过电机带动泵体来实现供油的。与机械泵相比,电动泵小巧、使用方便,同时由于它通过电机带动,所以不受发动机转速影响。但它也有缺点,比如成本高,某些型号的电动泵不适用于高温环境等。
机械式负压供油泵
机械式负压供油泵则是利用发动机进气歧管负压,来吸取油箱内汽油进行供应。这种泵的好处在于不需要额外的输入能量,使用便捷。但由于它受到进气歧管负压的影响,所以可能出现供油不足的情况,同时也可能造成部分汽油进入进气系统而造成尾气排放问题。
电喷汽油泵
电喷汽油泵是一种比较新的供油方式,它将燃油通过喷油嘴喷入发动机燃烧室。由于喷油量的精准控制和喷油时机的精确定位,所以它能够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。但由于电喷汽油泵结构比较复杂,需要与多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进行配合,所以成本也比较高。
高压共轨供油泵
高压共轨供油泵是一种应用于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方式,它采用了高压泵、高压共轨、喷油嘴等多个部件共同工作,实现高压喷油。由于喷油量和喷油压力具有极高的精细度和可调性,使得柴油机具有了更好的动力和经济性表现,故目前高压共轨技术也用于汽油发动机的喷油系统。
电动机残余压力泵
电动机残余压力泵是一种针对现代增压汽油发动机而开发的特殊泵。它通过在发动机熄火后,利用残余压力为燃油增压,使发动机再次启动时所需的时间相对较短。
综上所述,不同类型的汽油泵各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缺点,汽车制造商会根据车型、发动机型号、使用环境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合的供油方式。消费者应关注汽车说明书中对汽油泵的描述和厂商的技术公示,以选择合适的油品和油泵使用方式。
(本文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《汽车工程手册》编委会编著,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7年版。
《汽车技术手册》东风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编著,合肥:安徽出版社,2016年版。
《现代汽车技术与维修》陈贤海编著,杭州:浙江大学出版社,2016年版。
本文仅供参考,不作为车辆维修和维护的指导。
免责声明:本网站所有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,如自行使用本网资料发生偏差,本站概不负责,亦不负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